从圣经看“能者多劳”

在合一中配搭的恩赐

1. 恩赐的源头与目的(12:4-7)

林前 12:4-7 – 「恩赐原有分别,圣灵却是一位。职事也有分别,主却是一位。功用也有分别,神却是一位,在众人里面运行一切的事。圣灵显在各人身上,是叫人得益处。」

在合一中配搭的恩赐

1. 恩赐的源头与目的(12:4-7)

林前 12:4-7 – 「恩赐原有分别,圣灵却是一位。职事也有分别,主却是一位。功用也有分别,神却是一位,在众人里面运行一切的事。圣灵显在各人身上,是叫人得益处。」

属灵恩赐不是为了个人荣耀,而是为了建造基督的身体

每一个恩赐都重要,且需要在爱中彼此配搭。

恩赐不是属于个人的资产,而是圣灵为了“叫人得益处”而分给各人的。

2. 身体的比喻(12:12-27)

“能者”与“多劳者”在群体中的关系

林前 12:14-18 – 「身子原不是一个肢体,乃是许多肢体…设若脚说:我不是手,所以不属于身子;它不能因此就不属于身子。设若耳说:我不是眼,所以不属于身子;它也不能因此就不属于身子。若全身是眼,从哪里听声呢?若全身是耳,从哪里闻味呢?但如今神随自己的意思把肢体俱各安排在身上了。」

2. 身体的比喻(12:12-27)

针对“能者”的提醒: 你不能说“我不需要软弱的肢体”。

眼(代表看似重要、光鲜的恩赐)不能对手或脚(代表看似平凡、隐藏的恩赐)说:“我用不着你。”(12:21)

针对“弱者”的提醒: 你也不能因为自己恩赐不突出就说“我不属于身体”。

脚和耳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

手和眼一定比脚和耳能吗?

脚和耳一定比手和眼弱吗?

神的平衡原则

林前 12:22-25 – 「不但如此,身上肢体人以为软弱的,更是不可少的。身上肢体,我们看为不体面的,越发给它加上体面;不俊美的,越发得着俊美。我们俊美的肢体,自然用不着装饰;但神配搭这身子,把加倍的体面给那有缺欠的肢体,免得身上分门别类,总要肢体彼此相顾。」

 神特意让那些看似“不体面”、“不俊美”(即不被世界看重)的肢体得到“加倍的体面”。

这正是为了防止分裂,促进彼此相顾。

这直接挑战了世界“能者至上”的价值观,神的国度里每一个角色都尊贵。·

真正的“能者多劳”

“若一个肢体受苦,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受苦;若一个肢体得荣耀,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快乐。”(12:26)

真正的“多劳”是带着这样的认同感与同情心去服事,为他人的痛苦而劳苦,为他人的荣耀而欢喜。

哥林多前书12章的启示

·

恩赐是神所赐

没有一个恩赐是多余的,也没有一个肢体可以独立存在。

“能者”之所以“多劳”,不是为了凸显自己,而是为了弥补他人的“不能”,使整个身体得以健康运作。 

他的劳苦是为了整体的益处,而非个人成就。

  恩赐为服侍,多托付则多要求

路加福音12:48 「因为多给谁,就向谁多取;多托谁,就向谁多要。」

上帝按人的能力赐予资源(才干、机会、权柄等),拥有更多恩赐者需承担更大责任。

这并非推崇人的「能力」,而是强调管家的职分——恩赐是为成就上帝托付的使命。

 才干需耕耘,隐藏者必受责罚

 马太福音25:14-30(才干的比喻)

“天国就像一个人即将远行,他召来自己的奴仆,把产业托付给他们, 按各人的才干分别交给一个人五千银币,一个人两千银币,一个人一千银币,然后便离开了。 得到五千银币的立刻去做买卖,结果赚了五千。 同样,得到两千银币的也赚了两千。 可是得到一千银币的却挖了一个洞,把主人的钱藏在地里。 过了很久,这些奴仆的主人回来了,要跟他们结帐。 得到五千银币的奴仆带来了另外的五千,说,‘主人,你交给我五千银币,请看,我又赚了五千。’ “主人说,‘做得好!你真是个又良善又忠心的奴仆。既然你在一点事上忠心,我要把更多的事交给你。进来分享你主人的快乐吧!’ “得到两千银币的奴仆也上前说,‘主人,你交给我两千银币,请看,我又赚了两千。’ “主人说,‘做得好!你真是个又良善又忠心的奴仆,既然你在一点事上忠心,我要把更多的事交给你。进来分享你主人的快乐吧!’ “得到一千银币的奴仆也上前说,‘主人,我知道你为人苛刻,没有播种的地方也要收割,没有撒种的地方也要收获。 我很害怕,就去把你的钱藏在地里。请看,这是你的钱。’ “主人说,‘你这又可恶又懒惰的奴仆!你既然知道我没有播种的地方也要收割,没有撒种的地方也要收获, 就应该把钱存入钱庄,等我回来可以连本带利还给我。’ “‘所以收回他的一千银币,给那个有一万银币的奴仆。 因为凡有的,还要给他更多,让他丰富有余;凡没有的,连他仅有的,也要夺去。 把这没用的奴仆扔进外面的黑暗里,他必在那里哀哭切齿。’

 才干需耕耘,隐藏者必受责罚

 马太福音25:14-30(才干的比喻) 主人按仆人能力分授银子,那领五千和二千的都殷勤增值,唯领一千的埋藏恩赐,最终受责。

 恩赐是上帝的赏赐,人无权骄傲;

责任与能力匹配,能者需主动耕耘;

懒惰逃避责任将招致审判。

服侍当竭诚,因主是终极评判

 歌罗西书3:23-24 「无论做什么,都要从心里做,像是给主做的,不是给人做的…因你们知道从主那里必得基业为赏赐。」

圣经否定「躺平」或「功利主义」的劳动观:

能力强者更需以敬畏之心服侍,因一切工作的终极意义在于回应上帝。

 谦卑为前提,能力源于上帝

 哥林多前书15:10 「我比众使徒格外劳苦;这原不是我,乃是上帝的恩与我同在。」

保罗的见证表明:即使「格外劳苦」,也非靠己力,而是上帝的恩典推动。

这纠正了对「能者多劳」的误解——不是自我夸耀,而是在基督里凭信前行。

◄ 腓立比书 2 ►

1所 以 , 在 基 督 里 若 有 甚 麽 劝 勉 , 爱 心 有 甚 麽 安 慰 , 圣 灵 有 甚 麽 交 通 , 心 中 有 甚 麽 慈 悲 怜 悯 , 2你 们 就 要 意 念 相 同 , 爱 心 相 同 , 有 一 样 的 心 思 , 有 一 样 的 意 念 , 使 我 的 喜 乐 可 以 满 足 。 3凡 事 不 可 结 党 , 不 可 贪 图 虚 浮 的 荣 耀 ; 只 要 存 心 谦 卑 , 各 人 看 别 人 比 自 己 强 。 4各 人 不 要 单 顾 自 己 的 事 , 也 要 顾 别 人 的 事 。

5你 们 当 以 基 督 耶 稣 的 心 为 心 : 6他 本 有 神 的 形 像 , 不 以 自 己 与 神 同 等 为 强 夺 的 ; 7反 倒 虚 己 , 取 了 奴 仆 的 形 像 , 成 为 人 的 样 式 ; 8既 有 人 的 样 子 , 就 自 己 卑 微 , 存 心 顺 服 , 以 至 於 死 , 且 死 在 十 字 架 上 。 9所 以 , 神 将 他 升 为 至 高 , 又 赐 给 他 那 超 乎 万 名 之 上 的 名 , 10叫 一 切 在 天 上 的 、 地 上 的 , 和 地 底 下 的 , 因 耶 稣 的 名 无 不 屈 膝 , 11无 不 口 称 耶 稣 基 督 为 主 , 使 荣 耀 归 与 父 神 。

12这 样 看 来 , 我 亲 爱 的 弟 兄 , 你 们 既 是 常 顺 服 的 , 不 但 我 在 你 们 那 里 , 就 是 我 如 今 不 在 你 们 那 里 , 更 是 顺 服 的 , 就 当 恐 惧 战 兢 做 成 你 们 得 救 的 工 夫 。 13因 为 你 们 立 志 行 事 都 是 神 在 你 们 心 里 运 行 , 为 要 成 就 他 的 美 意 。

谦卑的呼召(2:3-4)

腓 2:3-4 – 「凡事不可结党,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;只要存心谦卑,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。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,也要顾别人的事。」

 在谈论恩赐和劳苦之前,保罗先要求正确的心态。

“贪图虚浮的荣耀”正是“能者”最容易落入的陷阱。

而解药是“看别人比自己强”和“顾别人的事”。

这才是“多劳”的正确动机。

基督的榜样:从至高到至卑

腓 2:5-7 – 「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:他本有神的形像,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;反倒虚己,取了奴仆的形像,成为人的样式。」

“能者”的极致: 基督是宇宙间最终的“能者”

“多劳”的极致: 然而,祂没有紧紧抓住这地位不放(“不以…为强夺的”),而是“虚己”(倒空自己),取了奴仆的形像。

这位创造主来服事受造物。

腓 2:8 – 「既有人的样子,就自己卑微,存心顺服,以至于死,且死在十字架上。」

腓立比书2章的启示

 事奉的心态比事奉的行动更重要。 必须以基督的谦卑为心。

真正的“能者”是最大的“仆役”。 基督的榜样将世界的权力结构彻底颠倒。

“多劳”的最终奖赏不是人的称赞,而是神的称许和升高。 

我们只管谦卑服事,将结果交托给神。

“能者多劳”的圣经框架

根基(腓立比书2): 你的心态必须像基督——谦卑、舍己、以仆人的样式去爱和服事。

实践(哥林多前书12): 带着这样的心态,在人群中运用恩赐,不是为了自己,而是为了身体的合一与益处,看每个肢体都为宝贵。

一个合乎圣经的“能者”,是一个以基督谦卑之心为心,在爱的联结中,为建造他人而甘心乐意、多走一里路的忠心的仆人。

他的“多劳”是蒙神记念、被神使用的,也必将迎来神所赐的荣耀。

总  结

从圣经视角看,「能者多劳」并非社会性的道德绑架,而是:

管家的职分——按恩赐承担托付;

爱心的实践——甘愿为他人的益处劳苦;

信心的行动——倚靠上帝而非己力;

末日的交账——为所领受的向主负责。

 基督徒当以求主喜悦的心发挥恩赐,在劳苦中仰望那说「好,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」的主(马太福音25:21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