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道书第17天

主题:真正的盼望

经文:传道书九章1~12节

  1. 我将这一切事放在心上,详细考究,就知道义人和智慧人,并他们的作为都在神手中;或是爱,或是恨,都在他们的前面,人不能知道。
  2. 凡临到众人的事都是一样:义人和恶人都遭遇一样的事;好人,洁净人和不洁净人,献祭的与不献祭的,也是一样。好人如何,罪人也如何;起誓的如何,怕起誓的也如何。
  3. 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事上有一件祸患,就是众人所遭遇的都是一样,并且世人的心充满了恶;活着的时候心里狂妄,后来就归死人那里去了。
  4. 与一切活人相连的,那人还有指望,因为活着的狗比死了的狮子更强。
  5. 活着的人知道必死;死了的人毫无所知,也不再得赏赐;他们的名无人记念。
  6. 他们的爱,他们的恨,他们的嫉妒,早都消灭了。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事上,他们永不再有分了。
  7. 你只管去欢欢喜喜吃你的饭,心中快乐喝你的酒,因为神已经悦纳你的作为。
  8. 你的衣服当时常洁白,你头上也不要缺少膏油。
  9. 在你一生虚空的年日,就是神赐你在日光之下虚空的年日,当同你所爱的妻,快活度日,因为那是你生前在日光之下劳碌的事上所得的分。
  10. 凡你手所当做的事要尽力去做;因为在你所必去的阴间没有工作,没有谋算,没有知识,也没有智慧。
  11. 我又转念:见日光之下,快跑的未必能赢;力战的未必得胜;智慧的未必得粮食;明哲的未必得资财;灵巧的未必得喜悦。所临到众人的是在乎当时的机会。
  12. 原来人也不知道自己的定期。鱼被恶网圈住,鸟被网罗捉住,祸患忽然临到的时候,世人陷在其中也是如此。

俗话说:「人死如灯灭。」乍看之下,这句话相当符合传道书的信息,因为作者不断告诉我们──死亡是人生的终点,人死了之后,就什么都没有了(参6节);人人难逃一死,今生的财富、知识、权力、美貌等等,通通显为虚空!

在今天所读的经文中,作者首先用一连串的事情告诉我们──不管一个人是否敬畏神,所遭遇的事情都是一样的,尤其是死亡(参2~3节)。俗话说:「好死不如赖活。」第4节也写道:「活着的狗比死了的狮子更强」。可见得,死了的人很悲哀,没有享受、奖赏,也将慢慢被人遗忘(参5节)。所以,从第7至10节,作者劝人要好好享受活着的日子,尽量吃、喝(参7节)、打扮(参8节)、享受婚姻(参9节),以及工作的乐趣(参10节)。

然而,作者后来却在第11至12节,转换了他的立场!他认为人无论如何规画人生、认真工作、积极享乐,很多的事情还是由不得自己,而我们所付出的聪明、财富、努力,跟最终所得的,未必成正比!

从这段经文看来,身而为人,真是死了悲哀,活着也悲哀!死后一切终结、幻灭,活着又只能「在乎当时的机会」(11节)。既然如此,我们还有什么安全感可言?还有什么是我们能够掌握得住,不会幻灭的呢?

针对这样的光景,信仰为我们提供了答案──我们所信的这一位神,是永远可靠的!祂为我们预备了新天新地,那里永远没有死亡、悲哀、哭号和疼痛(参启二十一4)。等到那一天,我们将要在新天新地,享受永远的生命!除此之外,当我们愿意将生命交托在神的手里,就会天天活在祂的恩典中,并且相信不论环境如何,我们都能活在祂的爱中(参罗八35)!

回应

主啊!求祢加添我信心,让我相信不论环境如何,祢的爱永不改变!求祢使我天天经历祢的信实,并能倚靠祢面对每一天的生活!奉主的名求,阿们!

祷读

诗篇六十二篇5节

我的心哪,你当默默无声,专等候神,因为我的盼望是从祂而来。

QT经文

传道书九章1~12节

传道书第16天

主题:敬畏神的智慧

经文:传道书八章1~17节

  1. 谁如智慧人呢?谁知道事情的解释呢?人的智慧使他的脸发光,并使他脸上的暴气改变。
  2. 我劝你遵守王的命令;既指神起誓,理当如此。
  3. 不要急躁离开王的面前,不要固执行恶,因为他凡事都随自己的心意而行。
  4. 王的话本有权力,谁敢问他说你做什么呢?
  5. 凡遵守命令的,必不经历祸患;智慧人的心能辨明时候和定理(原文是审判;下节同)。
  6. 各样事务成就都有时候和定理,因为人的苦难重压在他身上。
  7. 他不知道将来的事,因为将来如何,谁能告诉他呢?
  8. 无人有权力掌管生命,将生命留住;也无人有权力掌管死期;这场争战,无人能免;邪恶也不能救那好行邪恶的人。
  9. 这一切我都见过,也专心查考日光之下所做的一切事。有时这人管辖那人,令人受害。
  10. 我见恶人埋葬,归入坟墓;又见行正直事的离开圣地,在城中被人忘记。这也是虚空。
  11. 因为断定罪名不立刻施刑,所以世人满心作恶。
  12. 罪人虽然作恶百次,倒享长久的年日;然而我准知道,敬畏神的,就是在他面前敬畏的人,终久必得福乐。
  13. 恶人却不得福乐,也不得长久的年日;这年日好像影儿,因他不敬畏神。
  14. 世上有一件虚空的事,就是义人所遭遇的,反照恶人所行的;又有恶人所遭遇的,反照义人所行的。我说,这也是虚空。
  15. 我就称赞快乐,原来人在日光之下,莫强如吃喝快乐;因为他在日光之下,神赐他一生的年日,要从劳碌中,时常享受所得的。
  16. 我专心求智慧,要看世上所做的事。(有昼夜不睡觉不合眼的。)
  17. 我就看明神一切的作为,知道人查不出日光之下所做的事;任凭他费多少力寻查,都查不出来,就是智慧人虽想知道,也是查不出来。

一个敬畏神而有智慧的人,就象是传道书七章19节所言──他是大有能力的人,他不但能够解释事情(参1节),也能够解决问题!这样的人能够「辨明时候和定理」(5节),也就是在敬畏神的前提之下,按照不同的状况作出活泼、适切的回应。

作者在第2至5节,以面对国家掌权者为例,告诉我们如何在各样的情境中,操练成为敬畏神的人。而这样的例子让我们看到──当人敬畏神,即便是在面对高高在上的君王,也能够有智慧作出合宜的分辨和回应。如今,我们面对国家政策和制度,也要怀抱敬畏神的心,作出有智慧的分辨和回应。我们务要心存谨慎,不要以情绪化的方式,来回应关乎国家和社会的议题,同时也不要漠视它们,以为这些和信仰没有关系,而以世俗的方式处理!

人若不敬畏神,就无法拥有真正的智慧。虽然在环保、医学、人文、社会等层面,人好像已经为这个世界做了很多事情;但是,如果人不认识上帝,就算是世上最聪明的人,也无法明白这个世界存在的意义(参17节),更不用说要为此采取什么样的回应。

传道书的作者一再提及,人类无法掌控与明白的几件事情,其中一件就是「死亡」──就算是再有权力的人,都不能避免死亡(参6~9节);而另一个则是「不公不义的现象」(参10、11、12、14节)。

然而,对一个敬畏神的基督徒而言,我们能从圣经得着回应的智慧,那就是把眼光从今生移到永恒!感谢主!我们因着怀抱末日复活的盼望,死亡就不会是永远的绝望!另外,我们也因着相信末日必有审判,而能在充满罪恶的世界中持守圣洁,行出公义、良善、诚实的生命,积极传扬大有盼望的信仰,并且忍耐等候主的再来!

回应

主啊!感谢祢拯救我脱离罪恶,赐给我永生的盼望。求祢帮助我,因着敬畏祢而拥有智慧,能够回应这个世界上的需要,并能全心仰望祢!奉主的名求,阿们!

祷读

诗篇八十六篇11节

耶和华啊,求祢将祢的道指教我;我要照祢的真理行;求祢使我专心敬畏祢的名!

QT经文

传道书八章1~17节

传道书第15天

主题:谦卑寻求神
经文:传道书七章15~29节

7:15 有义人行义,反致灭亡;有恶人行恶,倒享长寿。这都是我在虚度之日中所见过的。
7:16 不要行义过分,也不要过于自逞智慧,何必自取败亡呢?
7:17 不要行恶过分,也不要为人愚昧,何必不到期而死呢?
7:18 你持守这个为美,那个也不要松手;因为敬畏 神的人,必从这两样出来。
7:19 智慧使有智慧的人比城中十个官长更有能力。
7:20 时常行善而不犯罪的义人,世上实在没有。
7:21 人所说的一切话,你不要放在心上,恐怕听见你的仆人咒诅你。
7:22 因为你心里知道,自己也曾屡次咒诅别人。
7:23 我曾用智慧试验这一切事;我说,要得智慧,智慧却离我远。
7:24 万事之理,离我甚远,而且最深,谁能测透呢?
7:25 我转念,一心要知道,要考察,要寻求智慧和万事的理由;又要知道邪恶为愚昧,愚昧为狂妄。
7:26 我得知有等妇人比死还苦:她的心是网罗,手是锁鍊。凡蒙 神喜悦的人必能躲避她;有罪的人却被她缠住了。
7:27 传道者说:「看哪,一千男子中,我找到一个正直人,但众女子中,没有找到一个。」我将这事一一比较,要寻求其理,我心仍要寻找,却未曾找到。
7:28 【并于上节】
7:29 我所找到的只有一件,就是 神造人原是正直,但他们寻出许多巧计。


很多人受不了上帝,觉得祂不公平,竟然让做恶的人事事顺利,而愿意行善的人却祸患连连(参15节)。然而,神有完全的主权,祂行事让人「查不出身后有什么事」(14节),为的是要我们更谦卑、更敬畏祂!

在第16、17节,作者提醒我们,在神面前要抱持谦卑的态度。首先,不要「行义过分」(16节)。这不是说做神喜悦的事,只要适可而止就好,而是说我们做这些事的时候,不要心存骄傲!第二,谦卑也包含不要「行恶过分」(17节)。这不是在说我们其实可以行恶,只要做少一点就好了,而是在说我们不应该像愚昧人一样持续犯罪,而是要快快悔改!凡是敬畏神、有智慧的人,都应该好好把握这两项属灵的原则,并且坚定持守(参18节)。

箴言九章10节写道:「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;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。」认识神能够为我们带来智慧与能力(参19节),而如果我们离了神,就会什么都失去!好比所罗门,他曾经以人的聪明来认识各样的道理,又找到了人间绝对的智慧,甚至得着了情欲的满足,可是他最终却走向失败(参23~25节)!

今天所读的这一段经文,让我们看见──过度自义没有智慧,故意持续犯罪也没有智慧,一直在各样的学问、道德和情欲中找智慧,也没有智慧!当我们找的是虚空,得到的就是虚空!相反地,当我们渴慕真理,就会得到真理!

所罗门晚年离弃神,以致他再怎么寻找,也找不到智慧了(参27节);因为他所找寻的对象,通通都是错误的!亲爱的弟兄姐妹,神造我们原是好的,可是人自以为聪明(参29节)、不要神,以致承受害人又害己的后果。但愿我们如今藉着相信耶稣基督,而能重生得救,就能按照神的启示来寻找祂,而不是依照自己的意思来寻找,好能在祂的里面,得着真正丰盛的生命!


回应

主啊!求祢赐给我谦卑渴慕祢的心,好让我能明白祢的话语,并能在祢的里面,得着真正丰盛的生命!奉主的名求,阿们!

祷读

诗篇二十七篇8节
祢说:「你们当寻求我的面。」那时我心向祢说:「耶和华啊,祢的面我正要寻求。」

QT经文

传道书七章15~29节

传道书第14天

主题:掌管万事的神
经文:传道书七章1~14节

7:1 名誉强如美好的膏油;人死的日子胜过人生的日子。
7:2 往遭丧的家去,强如往宴乐的家去;因为死是众人的结局,活人也必将这事放在心上。
7:3 忧愁强如喜笑;因为面带愁容,终必使心喜乐。
7:4 智慧人的心在遭丧之家;愚昧人的心在快乐之家。
7:5 听智慧人的责备,强如听愚昧人的歌唱。
7:6 愚昧人的笑声,好像锅下烧荆棘的爆声;这也是虚空。
7:7 勒索使智慧人变为愚妄;贿赂能败坏人的慧心。
7:8 事情的终局强如事情的起头;存心忍耐的,胜过居心骄傲的。
7:9 你不要心里急躁恼怒,因为恼怒存在愚昧人的怀中。
7:10 不要说:先前的日子强过如今的日子,是甚么缘故呢?你这样问,不是出于智慧。
7:11 智慧和产业并好,而且见天日的人得智慧更为有益。
7:12 因为智慧护庇人,好像银钱护庇人一样。惟独智慧能保全智慧人的生命。这就是知识的益处。
7:13 你要察看 神的作为;因 神使为曲的,谁能变为直呢?
7:14 遇亨通的日子你当喜乐;遭患难的日子你当思想;因为 神使这两样并列,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后有甚么事。

这一段经文是由七句箴言组成,分别是第1、2、3至4、5至7、8至10、11至13,以及14节。第1至4节提到,死是众人的结局。虽然人人都有一死,很多人却没有真正体认到这项事实。因此,或许参加追思礼拜会比参加婚礼,更能提醒我们──人必有死的事实(参2节)。当人体验到无法逃脱死亡,以致内心忧愁,未尝不是好事,因为这样更有可能使人愿意归向真神。

当圣经提及「智慧」和「知识」,往往是和认识、敬畏神有关,而传道书的内容,也切合同样的主题!当作者提醒我们「人必有死」的事实,我们就要在其中看见,将生命归向神的重要!第4节提到的「愚昧人」,就是那些不认识神的人;虽然他们所做的事情看似正面,作者却告诉我们──倘若人不认识神,就算拥有了一切,也都是虚空的!

感谢主!当我们认识神,日子就不虚空!可是,我们在认识神之后,仍然会发生一些事情,让我们感觉很不好,甚至是痛苦!而在这样的时刻,我们非常需要神来帮助我们!当我们面对这些事情的时候,先不要心存恼怒,认为神做错了!求主亲自帮助我们,在一切的艰难中忍耐、等候祂,并能坚定持守对祂的信心,而不是时常「想当年」,认为神过去比现在更恩待我们(参8~10节)。

亲爱的弟兄姐妹,神所做的事情,我们未必都能明白。但是,无论祂使我们经历亨通,或是面临患难,都是要我们思想祂在我们生命中的旨意!尽管我们不能明白,为何这时亨通、那时遭难,且让我们更加谦卑地来到祂的面前,知道唯独祂是明白万事的主(参13~14节)!

感谢主!认识神并且对祂怀抱信心,是能够保护人,并且使人得益处的真智慧(参12节)!但愿我们每一天都能经历神的信实与慈爱,并能持守对祂的信心,更亲密地与祂同行!

回应

主啊!求祢使我看见,祢是掌管万事的主!不论我经历亨通或患难,求祢帮助我能更多认识、经历祢的美善!奉主的名求,阿们!

祷读

传道书七章14节
遇亨通的日子你当喜乐;遭患难的日子你当思想;因为神使这两样并列,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后有什么事。

QT经文

传道书七章1~14节